乐投app网讯(通讯员 皮庆美)近日,乐投app市公布全市中小学已经陆续开学,史上最长的寒假终于宣告结束了。这意味着居家隔离近3个多月的神兽们,将迎来久违的学校生活。但不少家长反映,自家的孩子还没有从慵懒的生活节奏中缓过劲儿来,找不到以前学习的状态,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很是担心孩子的状态。
10岁的灿灿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扰。由于疫情的影响,灿灿待在家里3个多月,上网课注意力不集中,边上网课边玩手机或平板,每日晚睡晚起,吃饭也没有规律,整天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家长以为开学后会有所改善,目前已开学一周,她经常迟到,上课也跟不上学校的节奏,甚至对读书有恐惧感,晚上早早就上床睡觉,但总是睡不着觉,满脑子胡思乱想;胃口也不好,对美食竟然也失去了以往的热情…… 原来灿灿患上了开学综合症。
“开学综合症”又叫“开学恐惧症”,是指这些在假期结束之后开学之始,中小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非器质性的病态表现,主要表现为:失眠、嗜睡及一些查无原因的头晕、恶心、腹痛、小便失禁、疲倦、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医生认为这些表现都是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性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并会持续一段时间。
那么,万一中招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应付,轻松找回学习状态呢?
饮食搭配,清淡多蔬菜
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鸡鸭鱼肉的肠胃也休息下。膳食宜多吃海带、青菜、莴笋、生菜、芹菜、香菇、胡萝卜、萝卜等,同时可以选择含粗纤维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麦片、花生、水果、卷心菜等。
起居有常,运动多有氧
应该调整自己的生物钟,尽量按照上学的作息,早睡早起,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即将到来的学习的节奏上。加强锻炼,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爬爬山,游游泳,进行有氧运动,加快机体的血液循环,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可有效缓解身心疲劳。
在校期间,劳逸结合
学校和老师需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如假期作业的布置做到合理、适量和多样化,把书本作业、劳动技能作业及一些兴趣娱乐性作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温习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能达到提高动手能力、拓展视野的效果。另外,学习和娱乐结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享受假期带来的各种乐趣。